中庚基金披露了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在管产品的三季报。以其在管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为例,与二季度末相比,丘栋荣在三季度加仓了绿叶制药、中国海外发展、川仪股份(603100),小鹏汽车成为三季度新晋前十大重仓股。
公募基金三季报披露已拉开帷幕。国投瑞银基金、中庚基金、东吴基金、东海基金等多家公募披露了旗下部分主动权益类产品三季报,部分知名基金经理三季度调仓换股路径得以曝光。
(资料图片)
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在季报中写下“走心”话语:“幸存下来的‘新’公司,其对应的是蓬勃的‘新’需求,能见度提高意味着风险是降低的,存活率和成长性大幅度提高。在市场底部迎新去旧,为‘新’定价并积极承担风险,待中流击水到轻舟过万重山,有望拥抱最好的时候。”
部分基金经理较高仓位运作
10月18日,国投瑞银基金率先披露旗下部分权益类基金三季报,知名基金经理施成管理的多只产品三季度调仓路径显现。以施成在管基金中规模最大的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为例,对比二季度末,施成在三季度加仓了科达利(002850),减仓了宁德时代(300750)、天齐锂业(002466)、永兴材料(002756)、中矿资源(002738)、璞泰来(603659)、亿纬锂能(300014)、华友钴业(603799),天赐材料(002709)与新宙邦(300037)的持股量与二季度末相比未发生变化。
10月20日,中庚基金披露了知名基金经理丘栋荣在管产品的三季报。以其在管产品中规模最大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为例,与二季度末相比,丘栋荣在三季度加仓了绿叶制药、中国海外发展、川仪股份,减仓了中国宏桥、美团、神火股份(000933)、越秀地产、快手,小鹏汽车成为三季度新晋前十大重仓股,中远海能(600026)的持股量与二季度末相比没有变化。
中庚基金的另一位基金经理陈涛管理的中庚价值先锋股票也披露了三季报。与二季度末相比,该产品在三季度加仓了亿纬锂能、纳思达(002180)、鼎胜新材(603876)、新点软件、美畅股份(300861)、恩捷股份(002812)、创业慧康(300451)、华统股份(002840),减仓了润丰股份(301035)、安图生物(603658)。
10月20日,东吴基金披露了旗下产品东吴移动互联混合的三季报。与二季度末相比,基金经理刘元海在三季度加仓了金山办公、韦尔股份(603501)、德赛西威(002920)、天孚通信(300394)、中际旭创(300308)、新易盛(300502)、工业富联(601138)、卓胜微(300782)等。沪电股份(002463)成为该基金三季度新晋前十大重仓股。综合来看,刘元海在三季度对人工智能(AI)、半导体、汽车等多个领域进行了加仓。
10月21日,东海基金披露旗下部分主动权益产品三季报。以东海核心价值为例,该基金的重仓标的在三季度发生了较大变化,与二季度末相比,药明康德(603259)、英华特(301272)、江波龙(301308)、中航沈飞(600760)、精锻科技(300258)、山东药玻(600529)、中国人保(601319)、赤峰黄金(600988)等多只个股成为三季度新晋重仓股,湘电股份(600416)、恒辉安防(300952)等则退出了前十大重仓股之列。
从仓位设置上来看,部分基金经理在三季度保持了较高仓位的运作。例如,施成管理的国投瑞银进宝混合、国投瑞银新能源混合,丘栋荣管理的中庚价值领航混合、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等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均在90%以上。刘元海则在三季度降低了权益仓位,通联数据显示,东吴移动互联混合的权益投资占基金总资产比例由二季度末的89.95%降至三季度末的80.71%。
畅谈未来投资机遇
不少基金经理在三季报中都表达了对未来投资机遇的期待。丘栋荣认为,从基本面上看,很多公司仍努力打磨核心竞争力,积极卡位于新技术、新场景、新应用等方面,其孕育的技术和产品正处于爆发中,如智能驾驶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显山露水,创新药及器械等新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梦想”不再遥不可及,而是在产业和产品层面触手可及。
“我们将更积极配置优质成长股,更关注企业的基本面持续改善,盈利能力的高增长性和高弹性,甚至可以去买一些‘故事’和‘梦想’。”丘栋荣在季报中如是说。
在三季度,科技板块经历了一波调整,但在刘元海看来,科技板块的调整并不意味着全球科技创新大周期以及科技股行情的结束。他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有望驱动全球科技进入新一轮创新和应用周期,同时叠加数字经济有望成为未来3年-5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新的增长动力。谈到四季度行情,刘元海表示,仍然相对看好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科技股投资机会,相对看好以下受益技术发展的三大方向投资机会:算力和应用、电子半导体以及汽车智能化。
谈到新能源行业,施成表示,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在经历了2022年的估值中枢下移,2023年盈利增速下降,整体市场预期处于低点,看好2023年-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的公司行情。目前部分制造业已经走到了供需关系的拐点,龙头公司在行业大幅过剩的背景下仍有很强的盈利能力,预计未来在过剩的背景下,将首先扩大市场份额,之后再提升盈利能力。上游具备资源属性的公司,由于其长期供应的速度限制,盈利中枢会持续上行。